發布時間:2018.06.27
騰訊財經特約 郭施亮(財經評論員)
繼藥明康德成功上市之后,工業富聯以及寧德時代也加快上市的步伐。鑒于獨角獸企業的募資規模不少,實際上對A股市場的沖擊壓力還是不可小覷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就在獨角獸企業加快上市的同時,銀行IPO的發行上市步伐也在持續加快,而對于批量銀行機構的上市預期,對市場的承受能力更是構成不少的考驗。
根據資料顯示,5月22日鄭州銀行A股IPO過會,而在5月29日,長沙銀行也將會進入首發審核環節。言下之意,則是隨著部分銀行機構的成功過會,實際上距離其登陸A股市場上市的時間也為時不遠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剔除了上述提及的鄭州銀行以及長沙銀行之外,目前A股市場仍有15家銀行處于IPO排隊過程。其中,據資料顯示,目前已有多家擬上市的銀行機構處于預先披露更新的狀態,而浙商銀行以及廈門銀行的審核則顯示已反饋的狀態。
按照A股市場的IPO流程,從受理、預披露、反饋會、見面會,再到預先披露更新、初審會、發審會,而后再到封卷、會后事項等,最后才得以拿到IPO核準批文。在此期間,對于擬上市的企業而言,不僅需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,及時更新相關的財務數據,而且仍需要緊盯市場環境以及政策環境的變化狀況,一旦市場環境或政策環境收緊,也將會影響到企業上市的進程。
如今,隨著部分銀行逐漸進入到預先披露更新的狀態,實際上距離初審乃至發審會環節也為時不遠了。然而,對于銀行IPO,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募資需求,而一旦銀行IPO獲得批量過會,那么將會給A股市場再度構成資金面的壓力,股市抽血壓力還是不可回避的。
一方面是中小銀行加快IPO的步伐,獲得過會的銀行數量有逐漸增多的預期;另一方面則是部分已經遠赴港股市場上市的銀行股,卻有著回歸A股上市的意愿。與此同時,在獨角獸加快回歸A股上市的背景下,對A股市場的沖擊影響還是不可小覷的。即使當前A股市場正處于IPO新規模式,即取消了預繳款申購機制,但批量大盤IPO的加快上市,終究還是會帶來分流市場存量流動性的沖擊影響,而上市之后,緊隨其后的,還有密集的限售股解禁潮、減持潮等因素,這對于市場本身而言,還是一個具有持續性沖擊的影響。
A股銀行股,憑借其偏低的估值以及偏低的市凈率水平,曾被認為是頗具投資安全性的投資品種。然而,隨著越來越多地方銀行的先后上市,卻對整個A股銀行板塊的估值構成了不少的沖擊。從近年來銀行股的表現來看,確實存在著不少的分化表現,而此前遭到市場炒作的部分中小銀行股,也深處跌跌不休的狀態之中,并加快股票合理估值回歸的進程。
站在中小銀行的角度思考,回歸A股市場上市,一方面為了在有限的融資渠道中,通過上市融資獲得資本補充的通道,為其滿足較好的資本補充需求,同時也迎合了監管趨嚴的發展要求;另一方面則在于通過A股上市,獲得更高的估值與融資水平,對企業的形象以及品牌價值帶來積極性的影響,可謂一舉多得。
不過,對于當前中小銀行的加快上市現象,本身卻建立在本已疲軟的市場環境之上。由此一來,在批量銀行IPO加快上市的過程中,難免也會對股票市場構成沖擊,并加快分流市場的存量流動性。可以預期,在保障股市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或大幅波動的前提下,或許會導致中小銀行的募資規模下降,而近期部分獨角獸企業的回歸上市,也是采取了縮減募資、壓低發行市盈率的舉措,試圖盡可能降低其對二級市場的沖擊影響。
募資規模下降,這本身對期待加快補充資本的中小銀行構成不少的壓力,但鑒于市場環境的持續疲軟,料中小銀行募資規模壓縮,可能會成為一種預期。對此,即使中小銀行IPO加快推進,也不會給二級市場構成太大的沖擊壓力,而對于時下的A股市場,依舊還是離不開“防風險、守底線”的政策定調原則。